地产博客 > 文亮言 返回
浏览人次:87818    回应:31
文亮言

上海喜福其实是被迫犯法

 

汤文亮博士

纪惠集团行政总裁
2014年7月28日

  我相信这篇文章没有多少个评论员够胆写,或者他们根本唔知道点解上海喜福会以身试法,连日来报章的报导都是指责上海喜福,其实,上海喜福是被迫挺而走险,亦讲出与美国大企业做生意可悲之处,生意越做越大,覆没只在迅间,你估那些零售商唔知道冻肉有问题,不过,他们所出的价钱就只能够买到有问题冻肉,当发生事故,那些零售商便会与供应商割席,一切后果当然由供应商承担,这就是商业社会。

  美国人做生意,一定以量取胜,量大当然是议价的能力较高,我试举一例,话说有一个开工厂的人,有一天接待一位来自美国大公司的买办,他要订五万只该工厂的产品,厂家给了他一个价格,之后,买办将数量提高至100万,厂家当然要给折扣,到最后,该位买办都只是订购五万只,但仍然坚持享有订购100万只的折扣,厂家为了以后可以继续有生意来往,唯有接受,两个月后,买办真的是订购100万只,厂家以为可以用上一次的单价,谁不知买办要求再折扣,当然承诺以后订单源源不绝,冇错,订单的确是源源不绝,但单价越来越奀,就好似今次上海喜福,单价已经不足以支持用正常的肉类,唯有挺而走险,上海喜福亦知道事件一定会被揭发,不过,合同已签订,唯有见步行步,苟且偷生而已。

  现在开工厂的人都希望,生意千祈唔好越做越大,因为在生意好的时候,生产线开唔切,生意差的时候,就关唔切,但偏偏那些美国大公司就要那些替他们生产的工厂越开越大,如果他们不听命,就会将订单转去听话的工厂,不过,如果听那些大公司话的工厂,在开始的时候又几风光,不但可以得到银行信贷,什至大公司可以支持那些工厂建厂房,买机器,生意额越做越大,但负债就越来越重,当经济转坏,大公司的生意减少,他们便会放弃那些生产成本较高的工厂,而遭受放弃的工厂因为长期倚赖大公司而生存,一旦遭受放弃,很大机会会倒闭,所以,现在香港人在国内设厂,很多都缩减规模,正因为是如此,他们不用将所赚到金钱不断投资在工厂,可以在香港买物业,这类人亦不是少数目,尤其是在2003年之后,那些厂家是香港物业市场重要支柱。今次上海喜福事件,我估计是自导自演,因为这样做,才可以摆脱大公司枷锁,虽然损失惨重,长痛不如短痛而已。

 
 
我要回应
我的称呼
回应 / 意见
验证文字
 
回应 / 留言规则
  1. 禁止撰写粗言秽语、诽谤、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击的言论;
  2. 禁止以名称/昵称/绰号/同音字等批评或映射任何人士、机构、公司;
  3. 禁止发布有关招聘、推销、广告等内容;
  4. 禁止公开任何个人资料(如电话号码、电邮地址、即时通讯帐号等)。

敬请留言者自律。本网站保留删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权利。

会员登入
登入ID 或 网名
密码
1. 引刀一快 2014-07-28 08:43:54
吓??好似有刑事责任噃。
2. 其实又可以咁写 2014-07-28 09:33:55

 

香港楼价实在太高,社会栋梁唯有谂歪路……搞占中、反政府、仇富、地产霸权、踢场……

 

3. 法子 2014-07-28 09:40:06
法子《实质负利率一定对?》

2014年7月28日

上星期和几位地产界的前辈去火煱,环境不热,很好。料生鲜,好!

席间有一副教授提出一个 model,听他解释了良久,他说这model试过 apply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也非常准确。

当时他解说的原来是「实质负利率」,即利率减去当地通胀率。大概意思是利率是借钱的成本,通胀是持楼的回报。当实质负利率是持楼便有利可图。

他说只要实质负利率时该地区楼价就上升,放於四海,任何时期,皆准。

但法子心有两点不明白之处:

1. 香港80、90年代,当时供楼利率都在10厘以上,80年代头还出现过20厘。但通胀是否超过20%?否则如何出现「实质负利率」?但香港80、90年代,楼市飞升得很利害啊。所以不能只看「实质负利率」,就预期楼市升跌。

「楼市是多种因素合成的」

2. 所谓「放在不同时期皆准」。其实通胀率的计算本身就系包括「租金」在内,而其他的成份也「很受楼市和楼市的成交所影响」,所以通胀率的计算是果,楼市是因。如果只回望过去,见到「楼市跌的时期,通胀率都系低,甚至通缩」,就觉得能用「实质负利率」可以预测楼市。这样某程度上「因果互换」了。
4. 法子 2014-07-28 09:40:37
法子《really long hill》

2014年7月27日

长期持有,亨受增加,忍受变现获利的诱惑,你就能享受投资。(很多人以为出出入人的刺激就是投资,但最后结果如何?)

如果能够用冲平比1.6这点去避过大约每10年一遇的「下跌5成的股灾和楼灾」,其余9成时间就只一直持有,长期回报其实是很可观的。


---------------------

价值物语:从2000元到3000万之路

巴菲特

【信报】都说香港是「发达容易,搵食艰难」的城市,要过上「中产」生活,惟有学习投资,替财富增值。

毕非德说: 「Life is like a snowball. The important thing is finding wet snow and a really long hill. 」好股票是wet snow,那么a really long hill是什么呢?也许说的就是复利(Compound interest)。

复利是让财富滚存最快的方法之一,时间愈长,效果愈惊人。现假设有两个投资者。投资者甲在入读大学后(18 岁时),便开始储蓄投资,每年投入2.4 万元(即每月储2000 元),到25 岁便停止供款,然后让资本滚动,年均增长12%(即每月约1%;一般投资者都有机会做到),至65岁退休取回。投资者乙则在踏出社会后(26 岁时),才开始储蓄投资。也是每年投入2.4 万元,年均增长也是12%,并一直投入资本到65 岁才停止并取回。甲较乙早投资8 年,乙的投资额则较甲多4 倍,到底谁人的回报会较多?答案是甲。他从18 至25 岁投入的近20 万元,到65 岁时已滚存到3076万元,一共增长159倍,较乙所得足足多近1000万元。乙虽投入近百万元,但总回报只有20 倍。早8年投资的价值,较多投入资本31年要来得大。The long hill不一定要很峭(高回报率),但一定要够long。如果你在18 岁时便开始,退休时(65 岁)便有机会取回3000万元。

要有足够耐性及自律

但要享受复利的威力,需要有足够的耐性和自律。复利滚存最初数年的回报几乎毫不起眼。你须有足够的耐性。沉闷期大约要到复利产生威力才过去;此后,复利累积的过程将变得非常有趣。不知何时开始,沉闷成了傻瓜的同义词。没有人愿意被视为傻瓜,投资者宁愿输钱,也不愿意忍受孤独。亲戚朋友间闲谈股市,绝少会有人说揸住领汇(823)(是否已变成闷死人的代名词?) 谈论最多的往往是新闻多多的热炒股。但长期而言,不用冒大风险而能提供稳定的回报的,才是真正的千里马。寻求刺激的个性或走势刺激的股票并不适合复利投资。抵得闷是能让复利滚存的先决条件。散户最怕的是什么?不是输钱,而是坐着不动。升两成够出部iPhone 5 啦喎,升五成马尔代夫之旅已经在望。有没有试过因贪图享乐,而沽出正在上升的股票?(说实话啊)要散户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让盈利滚存而不妄动,极难。更不要说随消息或新闻起舞而当「盲侠听声剑」。

长揸股票考验投资者

有没有试过因「隔篱饭香」,而沽出原本打算长期持有的股票?由领汇上市揸到而家的,不多。由腾讯(700)上市揸到而家的,更是极少。复利会随时间产生威力,但自律才能带来最丰硕的果实。毕非德说: 「如果你肯定不会输钱,将来自自然然便会赚钱。」又说: 「投资股票致富的秘诀只有一条,买了股票以后锁在箱子里等待,耐心地等待。」复利可以是投资者最好的朋友。找千里马固然不容易,但要有耐性和自律才是最难。纪律来自信念(Faith),信念则源自远见(Vision),是赚大钱的必要条件。投资没有绝招。所谓绝招,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时间会站在你的一边的,如果你能坚持,并选对对象的话。  
5. 董事总经理兼投资总监陆东 2014-07-28 09:51:22

【太阳报专讯】资金持续流入,恒生指数上周重越24,000关,并有望连续十年七月份上涨,券商对后市愈来愈乐观,预期恒指会重越25,000关,最乐观甚至会上试30,000点。不过,Look's Asset Management董事总经理兼投资总监陆东认为,港股维持上落市格局,要重越25,000点关,需有企业盈利增长配合,惟暂时未看到有支持,因楼价见顶,目前港股没有大涨可能。

????????????????????????????????????????????????????

美股上周五显著下挫逾百点,惟港股ADR个别发展,滙控(00005)、中移(00941)双双靠稳,按比例推算恒指仅微跌21点。分析认为,截至上周五为止,恒指已累涨1,025点或4.42%,因资金持续流入,金管局上周六更再度向银行体系注资,港股有望连续十年「七翻身」。

企业盈利增长未配合
陆东认为今年港股维持上落市格局,恒指要重越25,000关,需要有企业盈利增长配合,惟暂时未看到有支持,加上楼价见顶,目前港股不存在大涨的可能,惟难跌穿21,000点。他说,沪港通虽属利好消息,资金北水南调下,港交所(00388)明显受惠,同时内地投资者对腾讯(00700)、中移等较熟悉企业有兴趣,惟对港股刺激作用不大,因每日限额少。

6. 法子 2014-07-28 10:11:10
这是内地做厂,如果做单一大的美国客,很多时出现汤生上述的情况。
7. Oscar54321 2014-07-28 11:14:16
博士讲出左作过美国生意既人既心声。。。

大部份人都俾外媒洗左脑,只有作过美国佬生意既人先会知佢地玩死工发展中国家既贱招。 以前就玩反倾销,之后就要中国限制出口,再来就玩具安全,再来就逼中国破坏环境都要出口稀土。 
下单时博命压价,出口后就捉你错处唔俾钱。每次都系为左自己利益,唔理工厂既死活。
8. 山高云低 2014-07-28 11:27:15

法子兄:

姚兄的言论来自费沙(theory of interest)中的 一条公式: R = r + p.

R = Rominal interest rate, r = real interest rate, p = espected rate of interest. 当 R> p 或p < R时,r为负数。

近日忙,有时间解说。至於姚兄所言,即p是否可作为回报率,在下头脑清醒时再思考。

9. To 7 2014-07-28 11:29:02
老美老麦总部同老鸡总部是否一早已经同老美福佳总部倾好供应价钱, 余下的只是卜数矣, 再余下的, 老美福佳总部指示国内出货, 至於压到落去攞咩黎出, 你知道的, 总之唔入口美帝国就是, 反正唔系佢食.
10. 山高云低 2014-07-28 11:31:52

法兄:

sorry , p = espected rate of inflation 才对,手民之误。见谅。真是心诸不宁。

11. 珍惜香港 2014-07-28 11:38:51
珍惜香港

TO:4/F 法子兄

喺睇咗我果篇嘢,定喺不谋而合?哈哈哈!!

TO:汤博士

美国佬做生意,唔单止低毛利,仲要放数,就好似揽住一个随时会爆嘅炸弹咁。

仲记唔记得,张树鸿事件?

当年呢单嘢,震撼整个行业,亦同时令我对自己生意嘅前景,作出咗反思。
12. 亮剑 2014-07-28 11:56:04

经济分析 2007 10

东亚银行经济研究部编制(节录部份)

 

香港负利率的情况在1 9 9 0 年代相当严峻. .

 .
对很多香港人來說, 1 9 9 0 年代实质负利率带來的冲击仍然记忆犹新。

负利率不仅大大蚕食了购买力,亦导致资产泡沫的产生。

然而,现时的情况跟以往有所不同, 因为1 9 9 0 年代的负利率环境主要是由结构性因素所引起。
1 9 9 0
年代初期,香港经济增长强劲, 失业率一直维持在2 %以下的偏低水平。《中英聯合声明》后的高地价政策限制了土地供应,刺激房地产价格飙升。

樓市的空前繁荣,令建造业和其他房地产相关行业对勞工的需求大大增加, 随后更影响至整个勞工市场。
长时间的经济高增长和全民就业让当时的名义薪金以双位數幅度上涨。

 

薪金急剧增长带动通胀持续攀升

 

1 9 9 0 年代初期,消费物价指數的按年增长一直高企在9 %的水平。

同时,美国一連串的减息行动却令港元存款利率随之大幅削减至1 . 5 % 故此实质利率在1 9 9 0 年代初期跌至- 6 % - 8 % 之间。

 

负利率对樓市的刺激大於股市

 

为了保存购买力,负利率的出现往往令资产投资增加。然而,是次负利率对樓市的推动力会较股市大。

这是由於在负利率出现之前,股票市场经已屢创新高,成交亦保持强劲。

现时股市投资份外活跃,主要是被可观的回报吸引,多於保值的需要。

因此,负利率对於已经飙升的股票市场來說, 帮助是有限的。

不过, 负利率将会带旺房地产市场。

在过去1 2 个月, 平均每月按揭供款下跌2 % 反观租金却大幅上升1 3 %

这种情况理应有利於刺激樓宇销售。

然而, 用家及投资者经歷9 7 年樓市泡沫爆破后余悸犹在。

展望未來,经济持续向好,推动股票市场及工资上升,正面的财富效应有助用家恢復对买樓的信心,为樓市带來支持。

鉴於利率有下调压力,按揭支出将进一步回落。

此外,继过去3个月錄得1 1 . 4 % 涨幅后,预期租金在未來仍有上升空间, 这些因素将诱使更多现有租客及用家选择置业。

因此预期樓宇买卖在2 0 0 8 年将会转趋活跃。

 

13. hifi 2014-07-28 12:08:28

以前做美国公司,找厂报价要人地将产品拆细到一件罗丝都要即系BOM/赚几多都要知,然后再找其他Cheap厂报价再逐一以价打你,问你点解甘昂贵,出货前就即时加品质要求,QC要reject你D货其实好容易,玩残你penalty,Late shipping,试过有厂被Penalty 900几万,另外又试过当时老细(老外)叫我打去问资料实情收风,对方系香港人(都算好修养)回答 "你应该唔知内情,我唔怪你,但你知唔你间公司告紧我地!!)  当然我O咀~~

 

 

14. 四眼仔仔 2014-07-28 13:30:40
博士真系见多识广,连做厂运作同风险都一清二楚,真正高手,以博士嘅智慧,你唔投资楼宇在其它行业都系会发达嘅人。

法子师兄,相信很多人都认同你上述嘅文章,亦有这个长期持有的能耐,但现时很难找到如此覆式增长嘅投资,算在下才疏学浅,如有这样的投资,请公告天下,造福人群。
15. 回14楼 2014-07-28 15:29:08
真正理解文章且真正拥有长期持有的能耐的人,应该已经找到了吧。
16. 亮剑 2014-07-28 15:45:18
真正楼市价值, 并唔系供求关系, 而系供楼利率-租值所得出既盈利关系
楼市最大特色, 就系有庞大既借贷额去支持楼市, 亦有公开既二手租/买市场
就好似carry trade一样, 问银行借入现金, 买楼收租"息", 呢个系最容易既赚钱方法

系96年, 的确系疯狂, 因为当时既借贷利率10%, 租值先4.6%, 基本上收到租金系难以支持银行利息, 
不过大众仲以为楼市只有大升, 所以发生楼市大跌

系97~2001年, 楼市大跌, 所以租值相对地由97年既3.7%升到5.6%, 不过借贷利息依然高企, 楼市依然唔系一个可以套利既工具

2001年~2004年, 911后, 美国/香港慢慢减息, 由00年5.7%减到0.3%, 所以借贷利息低, 银行松手, 楼市系03~04年大升50%, 租值又跌到低於5%

04年~07年, 美国加息周期, 楼市因为套利条件(租值-利率)转差而持平

07~12年, 美国低息, ~1%供楼息口当道, 租值处於4%, 有3%利差诱引楼市上升, 开始爆上, 而租值却慢慢下跌

[ 本帖最后由 god9393 於 2012-4-23 08:39 AM 编辑 ]

17. 亮剑 2014-07-28 15:53:06
楼价若要上升,以下因素最少要中几样。
1 GDP要处於上升周期
2 失业率要低、高收入人口要多
3 人口要有红利,即20到50岁的工作人口占大比例
4 在扣减通胀后的实质利率系负数
5 土地及楼宇供不应求
6 政治环境相对稳定
7 租金有升幅
8 衡平比处於合理水平
9 早前楼价已从高位大幅回落,并已确定见咗底位
10 外来投资者对砖头有强烈需求
11 投资渠道唔够多样化或唔普遍
12 政府有鼓励置业政策,例如首期有古讲、供楼可扣税
13 银行贷款政策相对宽松
15 该处人民深信持砖头必胜
16 上一代普遍已累积唔少财富,并且肯为下一代作出供献
17 货币供应持续高过经济增长
18. 亮剑 2014-07-28 16:10:01
睇番平果由02~04年, 逢星期六既楼市新闻, 再加上cashking兄於11年所做既图表, 都有差唔多既结论

19. 香港裸官名单 2014-07-28 16:53:04
香港裸官名单 

 
特首梁振英的子女 (英国藉留学定居 )
司长林郑月娥的子女、丈夫 (英国籍)
教育局长吴克俭的子女 (外国升学, 拥有外国国藉)
前教育局局长李国章的子女(英国)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梁 (加拿藉)
局长曾德成的子女 (外国升学)...
发展局局长陈荗波的子女 (英国藉)
立法会主席曾钰成的家人(加拿大藉)
民建联主席谭耀宗的子女(澳洲籍)
立法会主席曾钰成的家人 (加拿大藉)
罗范妇人的子女 (外国升学, 可能拥有外国国藉)
谭志源两子在国际 学校就读
太多未能尽录
20. 向饭民说不 2014-07-28 18:12:30

楼上,你系唔系香港人,香港人有能力都会送子女出国留学。

而且子女出国留学又有咩问题。饭民班友难道不是吗?

我们反对的其实就是那些叫其他小朋友去占中去犯法,却让自己孩子在外国。

还有拿着外国护照,在香港玩颠覆。

21. 投资乐园——政府辣招搞疯细价楼市 2014-07-28 18:16:01

投资乐园——政府辣招搞疯细价楼市

       近日细价楼市场好像发疯一样,成交价不断破顶,只要有放盘出来,就有人不问价去抢。一向被称为上车盘指标的沙田第一城395方尺(建筑面积)的单位,竟创下410万元的成交价!四球都叫上车盘,是上林保坚尼吗?上车客再买不起这些上车盘了,就转战到公屋第二市场搏斗,各区涌现天价放盘。根据房委会及房屋署的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全港共录238宗公屋第二市场绿表买卖,较去年下半年大增51%

        
财爷曾俊华看到这情况,说细价楼市场有再次炽热迹象,他特别关心细价楼买家,提醒这批买家在决定置业之前,要注意息口和楼市走势,以及自己的负担能力。喂,财爷先生,细价楼市场被炒到疯了,不就是你的辣招搞出来的吗?

        
需求大供应少价格抢高

        
自从双倍印花税由20132月实施以后,购买非住宅物业或第二间住宅的买卖协议,成交价在200万元或以下的交易,印花税税率为1.5%200万至300万为3%300万至400万为4.5%400万至600万为6%600万至2000万为7.5%,超过2000万为8.5%。这对投资者市场,产生一个很大的转变:以前买楼收租的人,会喜欢买豪宅大单位,或大额的商铺和写字楼,但现在则重点选择细价楼。


      请看以下的例子:假设有投资者打算用2000万,买一间二手楼或商铺收租。这些人应该已有物业,所以要给双倍印花税,即2000万元x8.5%=170万元;但如果买十间200万元的单位,印花税就是200万元x10x1.5%=30万元,相差是140万元。所以投资者为了印花税的差别,宁买较细的住宅物业,以避开高昂的印花税率。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推动力,就是有一班天真的业主,在数年前看见政府出招,误以为辣招会令楼价下跌,於是沽楼转租,期望楼价下跌后可以入平货;结果等到颈都长,业主又不停加租,现在无奈被迫要入市了,但与卖楼的时候相比,以前按揭可做七成,现在有压力测试,变得只有五六成;按息从Hibor+0.7%的一厘以下,变了今天的两厘多;楼价又升了数十巴仙;可惜人工和数年前相比,差不多没有怎样升过。结果这些原来住六七百方尺的人,现在买楼只能负担三四百方尺的楼了,要与上车一族去抢细价楼。

        
至於从供应方面去看,辣招令到住开细价楼的人,就算能力可以负担,也不敢换楼搬大屋,有细价楼收租的投资者,就更加不会放卖了,因为卖出后再买会来的话,一来一回的使费很大,何况要被印花税锁住三年。

        
所以在政府辣招下的细价楼市场,需求大了,供应少了,价格就自然抢高。香港政府的政策,应该是令更多基层市民,可以更容易买楼上车;但现在辣招的结果,却是明显地走相反的路了。

        
中国经济专家

        
林一鸣博士

22. 云淡 2014-07-28 18:30:49
自导自演机会较少,但其他我都很同意。美国佬做生意,做大左之后,佢唔想太依赖单一供应商及为了更低的成本,条件会越来越辣。厂房大左,机器换左,但系靠死一个客,只可以任佢捏。唔信可以问好多帮walmart的厂,好多做几年就唔做。
23. 房产有价 2014-07-28 18:53:49
楼市的确系有多种因素影响,而我自己其中一个好简单易明嘅model系参考按揭利率、通胀和租金回报。

若果楼价升幅(假设同通胀一样)加埋租金回报的收入是大过按揭利率,这个时候买楼就有著数,反之亦然。
24. alan 2014-07-28 20:36:57

To 3/F 法子《实质负利率一定对?》

1. 香港80、90年代,当时供楼利率都在10厘以上,80年代头还出现过20厘。但通胀是否超过20%?否则如何出现「实质负利率」?但香港80、90年代,楼市飞升得很利害啊。所以不能只看「实质负利率」,就预期楼市升跌。

2. 所谓「放在不同时期皆准」。其实通胀率的计算本身就系包括「租金」在内,而其他的成份也「很受楼市和楼市的成交所影响」,所以通胀率的计算是果,楼市是因。如果只回望过去,见到「楼市跌的时期,通胀率都系低,甚至通缩」,就觉得能用「实质负利率」可以预测楼市。这样某程度上「因果互换」了。

I think we need to make apple to apple comparison. I suggest the following two and I use both to monitor property market

Real interest rate (RIR) = Bank interest rate( saving rate) - inflation.

Real mortgage rate (RMR)= Mortgage rate - rental yield.

RIR is the measure of general economy.  

RMR is the measure of property yield return. (For property investor)

For individual calculation, I use RMR.  RIR and RMR is related.  

Bank saving rate increases(money supply decreases), then mortgage rate increases. 

Rental yield increase, then inflation should, but not always, increase.

Rental yield is only one factor of inflation.  Rent increases, then inflation increases proportionally. 

We cannot say inflation increases because of rent increases. (other factor can decreases to cause deflation even if only rent increases)

放在不同时期皆准?

Negative RIR is rare.  It can generate positive carry trade in general economy.  People can gain even buy toilet paper.

Negative RMR is also rare. I dont have update global data with me now. For example, China RMR should be positive 2 to 4%.

And even in US, RMR  should be around  4 - 3 % = 1. Just estimate.

HK RMR  = 2.15 - 3.15 = - 1% and with Hibor ( + 0.7 plan) =  .9 -3.15 = - 2.25%.

Rental yield in Negative RMR formula is the RESULT of many factors: property supply, GDP, population growth etc.

Mortgage rate in Negative RMR formula is the RESULT of QE, HKD/USD Peg etc. It is a UNIQUE structural condition which is exogenous (外源性)using Prof Yiu's term. And in return, it is the CAUSE of negative RMR.

I would agree that negative RIR would cause property rises in most situations.  Proof involves long  arguments. So I stop here.  


25. Oscar Lam 2014-07-28 21:00:51
3/f 4/f 法子兄,
看来你的衡平比比你那个副教授朋友的model利害很多啊!哈哈哈!很开心看到你的文章。
26. or sir 2014-07-28 21:17:21
博士,巜高人!
27. Lala 2014-07-28 23:06:03
真实不虚呀!还有许多卑鄙手段。
28. 山高云低 2014-07-28 23:59:18

通胀、利息和投资组合

1.               预期通胀和利率

费沙方程式: R = r + pe

 

R = 名义利率,是指以明天的货币来计算今天的货币的价格。名义利率是持有非货币资产例如债券的回报,也即是持有货币资产的成本。Can be interpreted as increase in money.

r = 实质利率,是指以明天的物品来计算今天的物品的价格。实质利率是指实际的购买力。Can be interpreted as increase in good.

 费利民认为它必须是正数的(positive)

名义利率和实质利率的分别在於预期通胀率。即是说实质利率不变时,名义利率随通胀率上升而上升,或者说名义利率会随货币供应增加而增加。

理论上,名义利率可以低於实质利率。原因是pe可以是负数,即预期通缩。名义利率也可以是负数,即是说预期通胀率大於实质利率pe > r。然而在现实世界内,名义利率甚少出现负数,这是因为中央银行通常会为名义利率定一下限,目的就是防止其出现负数。

2.   非预期通胀和利息回报

比预期高的通胀率(underestimate)会降低实质利息回报,做成回报率较预期低。

R

 

因为实现了的实质利息回报 = r + pe - pa  (pa:实现了的通胀率 : real inflation rate)

   

影响货币需求(Md,md)的利率是名义的R或是实质的(r)?

一般来说,影响货币需求的利率是名义利率。因为名义利率是货币资产而需放弃的回报。这是假设货币资产没有利率回报。但如果持有货币资产也有正利率回报的话,那么影响货币需求的利率应该是债券利息和货币利息的息差。(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terest of bond holding and money holding)

R = RB - RM à = (rB +ge) – (rM+ ge) à R = rB - rM

由於无论从名义或实质的利率的观点出发,影响名义货币需求或实质货币需求的最终都是名义利率。(It doesn’t matter whether it is nominal interest rate or real interest rate => 即利息无论是名义或实质都没关系)。也即是说,货币无论是指名义结余的(minimal balance)或是实质结余的 (real balance) 都无所谓,因为它们都受名义利率(R) 影响。因此,名义利率是持有名义货币结余(Md)或实质货币结余(md)的成本或价格。(R = price of holding nominal or real balance)。换言之,r不能被视为实质货币结余的成本或价格。

Md = (Y.R)

md== (Y.R)

除非P= 0r = R,则名义和实质利率没有分别。

29. 市民 2014-07-29 02:32:04
有一点唔明, 上海福喜是美国福喜的子公司, 是否指阿妈(美国福喜)都要剥削个仔(上海福喜)?
30. nobody 2014-07-29 12:00:05
其实美国咁做又系竞争使然,最后既driving force又系消费者,唔系点可以21蚊卖个餐比你重几年先加1蚊,平均一年可能加唔到1%?
美国自己都面对竞争,但做衰野做做得好睇D,例如基因改造,系去做中国先做得咁核凸,可能中国人真系有末日心态,国家太大又令人觉得害左人都冇咁近(小国就小D呢D问题)。
自由竞争带来低回报,低回报减小借贷需求,又做成低息,最后好大部份利益又系去左楼,因为楼真系自因垄断,好既位置,多人想住既位置卖左,新楼既位置就冇咁好,本身交通冇咁方便既新界特别明显,但市区重建既项目仍然可以溢价卖(只溢价比以前小)
31. (CC) 2014-07-30 00:06:56
博士,完全说出香港厂家心声。
同美国佬做生意,是最无情讲,亦是商人中最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