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谋出路之造地篇】头轻尾重有得医 巧还12万伙楼债

新闻资讯 > 地产新闻 返回
浏览人次 : 2151
地产新闻
【共谋出路之造地篇】头轻尾重有得医 巧还12万伙楼债
(文汇报) 2021年11月25日
团结基金:远期熟地腾前 催热半熟地

本港贫穷人口165.3万创新高,公屋轮候时间5.9年又创新高,基层人士亟待政府加快房屋供应。新施政报告描绘「北部都会区」宏图,未来会有近100万伙公私营房屋供应,但特首又坦言房屋供应正面对「头轻尾重」问题,这个愿景要十多廿年后才能成事。钱又冇、楼又冇,小市民焦躁难安。香港文汇报记者邀请团结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叶文祺,为政府如何加快拆墙松绑、增加额外供应提出建议。他指,团结基金发现有接近12万伙处於发展阶段较后期的土地供应,可由十年提前至五年内完成,最快2024年就可以见到额外供应。●香港文汇报记者 黎梓田

叶文祺在接受香港文汇报记者访问时表示,虽然特首坦承未来十年房屋供应有「头轻尾重」的现实,但政府未有放弃进一步精简造地建屋的程序,而施政报告中亦提出政府将在几个方向精简程序,例如环境评估、城规程序、收回土地及公众谘询。然而,即使政府完成以上种种程序精简,但目前仍欠缺目标或KPI(关键绩效指标),对於未来五年房屋供应着墨甚少,短期内看不见成效,所以不少市民会觉得政府只是「用把口增加供应」,会影响大家对实现「北部都会区」愿景的信心。

累计欠13.5个彩虹邨

他又指,政府预计在2021至2025年的公私营房屋供应为18万伙,不过自2013年「长远房屋策略」首次提出以来,过去8年房屋落成量一直未试过达标,累计拖欠相当1.6个太古城的私人住宅单位及13.5个彩虹邨公营房屋单位,涉及合共12万伙的短缺,他形容政府的「楼债」已经「积压如山」。

政府可以如何「还清」这12万伙的「楼债」?叶文祺强调,非常时期需要非常手段,政府应从正发展的「熟地」或者「半熟地」入手,通过大力精简发展流程、促进建设效率加快相关项目的房屋落成。

叶文祺又表示,如何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项目拆墙松绑,将是政府能否加快及追回过去房屋供应短缺的关键。他称,可加快的土地项目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处於「土地平整、设计或建筑工程」阶段的公营房屋项目,第二种是「收地 / 重置或申请规划许可」阶段,第三是处於土地平整及建筑中的私人住宅项目。

因应三种情况拆墙松绑

针对第一种阶段项目,可以透过引入「私人参建」模式提升建筑效率,其中港大邹广荣教授团队的研究显示通过市场竞争参建公营房屋,分别可以节省两成的建造时间以及四成的成本支出;至於第二种阶段的项目,则可以将设计以及土地清理的工作精简并同步进行。

而第三种阶段的项目,他建议政府放宽引入外地劳工,及以「专业自查」原则简化建筑图则审批,即政府审查主要项目,其余则交由业界自行审批。至於以上种种可节省多少时间?叶文祺认为应反过来思考,政府要追回多少时间,以此作为节省时间的目标。

特别是「还清」12万伙的「楼债」,连同本来预计的18万伙供应,即未来几年若合共兴建30万个单位,政府就要在未来几年内每年平均兴建6万个单位。

最快2024年有额外供应

叶文祺指出,基金估计在2026至2030年间,将有约6万伙私人住宅单位及17万伙公营房屋单位落成,合共供应约23万伙。而基金发现有接近12万伙处於发展阶段较后期的「土地平整、设计或建筑工程」阶段,以及「收地 / 重置或申请规划许可」阶段,这些项目有望通过拆墙松绑推前到未来几年内落成。

他透露,在这12万伙之中,其中10万伙属於公营房屋项目,2万伙属於私营项目,而整体有一半来自洪水桥、古洞北及粉岭北等,四成来自改划项目,余下一成则来自重建项目。如果单计处於「土地平整、设计或建筑工程」阶段的项目,连同两至三年兴建时间,即最快2024年就可以见到额外供应出现。(另有相关报道见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