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博客 > 文亮言 返回
浏览人次:74563    回应:19
文亮言

无楼借钱易,有楼借钱难

 

汤文亮博士

纪惠集团行政总裁
2014年11月26日

  今时今日,很多有物业的人往银行申请贷款,银行职员在左秤右秤之下,大多数会拒绝其申请,那些有物业的人很不明白,点解他们有老友连物业都没有一个,反而可以随时借到一笔数目不菲的贷款,很多时,那些人心有不甘,以为银行职员有心留难而产生争拗,其实,争拗亦是多余,银行职员是跟足金管局指引做事,而那些小业主借唔到钱,主要因为他们拥有物业,小业主当然认为他们的物业是资产,但银行有不同想法,他们会认为小业主的物业按揭是负债,双方对於有按揭的物业应该归纳为资产抑或是负债有绝对不同演绎,若果没有按揭,当然是资产,所以,越多有按揭物业的小业主负债越重,越难借钱,就是这个理由。
 
  简单说一句话,就是银行计算资产的方法与小业主出现分歧。所以,就算小业主的物业贷款额只是那些物业市值一成,银行都会计算小业主对於一成贷款的还款能力,如果小业主收入不足,就算一成贷款银行都不会借,不过,如果没有物业,即是没有负债,银行便会根据那些人的收入而借钱给他们,所以,有人说,现在无楼借钱易,有楼借钱难。
 
  不过,银行的做法太过简单,或者是直接了当,银行在计算拥有多个物业的小业主还款能力,只计算其拥有物业在七除八扣下的租金收入,似乎没有将小业主的物业资产市值计算在内,其实,如果小业主真的是没有能力还款,他们就会出售一些物业,以战养战,就好似以前打仗,先锋骑兵队伍会多带一些马匹,除了可以运载粮草外,必要时亦可以将马匹宰杀,辛弃疾在「破阵子」就用「八百里分麾下炙」来形容上述情况。除非,小业主的物业真的是不合市场需求,就算肯低价出让亦没有人要,所以,银行亦要小心计算,若非如此,银行太过小心,不敢借钱有物业的人,反而令致他们做少很多非常稳慎的生意,而借钱给没有物业的人,美其名是他们没有负债,其实他们亦没有资产可以出售,遇上经济转坏,那些人没有能力还款,银行贷款就只好变成坏帐,不过,银行借钱给那些没有物业做担保的人,可以收取更高利息,对银行盈利有正面作用,针是没有两头利,究竟应该借钱给有物业抑或没有物业的人比较有利,我相信银行家心里有数。

 
 
我要回应
我的称呼
回应 / 意见
验证文字
 
回应 / 留言规则
  1. 禁止撰写粗言秽语、诽谤、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击的言论;
  2. 禁止以名称/昵称/绰号/同音字等批评或映射任何人士、机构、公司;
  3. 禁止发布有关招聘、推销、广告等内容;
  4. 禁止公开任何个人资料(如电话号码、电邮地址、即时通讯帐号等)。

敬请留言者自律。本网站保留删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权利。

会员登入
登入ID 或 网名
密码
1. 收租王Tony 2014-11-26 09:12:40

增加市场供应方法:

1.换楼人士九成按揭加至700万以下单位

2.换楼人士换较高市价之单位可获50%印花税优惠

3.首次置业人士只获最高400万以下九成按揭,维持现状

4.公屋户退回公屋购置私人物业首间印花税全免,不论价值

5.在职人士首次置业可获免税额

 

如果照咁做,就唔会锁住400万楼下楼先升,增加市场供应,提供诱因换楼,政府可以一试!!

2. 山高云低 2014-11-26 10:42:25

博士:

在下认识一些小物业投资者。他们大都上岸,不再定期工作,即是退休。没有固定收入。

由於在博士身上学到皮毛,睇通楼市,想买多个对抗QE下的超级大通胀,无奈

银行依足金管指引,就是借不到钱。那怕是资产的20%,也艰难。

也罢,不买,也不卖,反而心水更清。

坐看云起时,已不再是少不更事!

3. 啦啦队 2014-11-26 11:24:18

九大基建超支逾1600亿

幅度66% 相当人人分摊2.2万

政府大型基建超支近期常有发生,本报调查发现,已上马的九大基建项目,最新总开支逾4000亿元,较最初政府估算数字超支逾1600亿元,幅度达66%;就算以首次向立法会申拨的数额相比,也多出约28%。1600多亿元,相当於每名香港市民可摊分2.2万元,或兴建23万公屋单位,可解决轮候公屋的九成需求。

政府归咎建筑材料及工资急升,造成基建超支。而有行内人士向本报透露,由於工程临时改动,或遇不可预测情况,有承建商因此向政府提出申索(见另稿)。

2007年时任特首曾荫权於《施政报告》宣布十大基建计划,如今其中7项已如火如荼兴建,包括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港珠澳大桥、西九文化区等;另外两项大型基建包括「十二五」规划下的莲塘/香园围口岸,以及扰攘多年的中环湾仔绕道亦正动工。

6项目超支逾六成 沙中线翻倍

本报翻查这九大基建项目的立法会文件,这9个项目原本估算总额2414.2亿元,最新的估算总额为4016.7亿元,超支1602.5亿元。此外,由於港铁南港岛线工程开支,政府只承担9亿元费用,其余143亿元由港铁承担,撇除此项目后,政府最新须承担的总开支为3864.7亿元,对比政府首次向立法会申批的拨款总额3014.2亿元,亦大幅超支850.5亿元。

综合资料显示,九大基建项目无一不超支,其中6个更超支六成以上,动辄以百亿计算。当中以屯门至赤鱲角连接路升幅最惊人,7年间跳升134%,相差267亿元;沙中线的差额高达447亿元,升幅117%,达829亿元。高铁由原本440亿元增至715亿元,多了275亿元;飈升「最快」要数港珠澳大桥香港接线,短短9个月超支五成半,申请多拨89亿元。

政府:大型基建常遇不同挑战

政府发言人昨晚回覆称,推展大型基建项目时,往往会遇见不同挑战,例如工程价格上升、一些无法预计的原因,导致项目出现延误等。这些原因包括法律挑战、公众谘询期延长等。在一些大型基建项目,到立法会申请拨款的项目预算,有时会比当年初步工程费用估算为大,要完全避免这个情况是十分困难。

指估错幅度太大 学者倡缩规模

经济学者关焯照表示,惯性超支对公共财政构成压力,甚或出现赤字,建议政府削减工程规模,「政府今次要打手板,估错幅度太大,政府需要灵活理财,遇上成本上升引致超支,应将规模缩细,原本起7层楼,可否减少两层?」

谢伟铨倡抽起工程降成本

公共专业联盟召集人黎广德说,政府声称愈迟开工造价愈贵,根本是错误;相反,政府同时开展多项大型工程,推高工资及建材价格才是工程超支元凶,「现时本港的工程量根本是超负荷」。他认为,政府分阶段推出基建工程,劳工及建材市场需求相对或会减少,建筑成本的升幅便会放缓。立法会建筑、测量及都市规划界议员谢伟铨认为,现时「拉布」累积很多工程拨款,建议政府必要时抽起某些工程拨款申请,以免所有工程全部上马,有助降低工资及建材成本。

明报记者

4. 啦啦队 2014-11-26 11:25:24
唔食唔玩唔旅行 储首期要14.4年

智经研究中心昨发表报告,指本港工作人口收入未能追上楼价升幅,以一对工作约10年(25至34岁)的夫妇,购买一个40平方米(约430平方尺)以下「上车盘」为例,储首期所需时间,由1991年的8.8年上升至2014年14.4年,反映楼价已经脱离市民的实际负担能力。 
记者:林俊谦 

[img]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sc/apple-photos/apple/20141126/large/26la9p1.jpg[/img] 
研究报告指现时楼价已脱离市民实际负担能力。黄耀兴摄 

智经研究中心透过分析政府统计处提供的人口普查数据等资料,以及五轮青年焦点小组会议后发表报告,指出本港工作人口收入未能追上楼价升幅,以一对工作约10年(25至34岁)的夫妇,要购买一个40平方米以下单位为例,储蓄置业所需首期,由1991年的8.8年增至2014年的14.4年,14年的每月供款,占夫妇每月收入超过四成,说明楼价已脱离市民实际负担能力。 
华人置业主席兼行政总裁、智经副主席刘鸣炜认为,数据反映香港从未出现过大学生毕业后,可以短期内储够首期置业,又以前述年轻夫妇置业例子,反映储蓄置业首期所需时间,由1991年至今年已升近一倍,「我哋仲要系假设呢两夫妇系唔食、唔玩、唔旅行,乜都唔做只系储钱,都要储成14.4年,可以想像现时置业系几咁困难」。 

建议推动青年宿舍计划 
智经建议政府除增加房屋供应外,亦应推动更多青年宿舍计划,以比市价便宜的租金租住宿舍予在职青年,让他们能早日累积足够资金,作日后「上车」置业之用。为加强青年宿舍单位流动性,智经建议为青年宿舍订立最长租住期,以5年为限。 
此外,报告发现学历仍是向上流动的重要资本,2011年「曾接受专上教育」而赚取高收入比例(40%)远高於「未曾接受专上教育」的人士(7%);「学位及以上」学历而赚取高收入比例(48%)亦多於「专上非学位」人士(21%)。 

[img]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sc/apple-photos/apple/20141126/large/a1101a.gif[/img]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126/18948413
5. Peter Paker 2014-11-26 12:57:36

To: 啦啦队


要衡量楼市有否大跌风险,供楼负担比率系其中一个重要指标,我们可以用这个指标去推算业主们能否应付一些将来可能出现的负面因素,如加息、收入下跌等。根据上述各大屋苑的微观分析及金管局宏观的供楼负担数据,即使在CCL129.4点人人话贵的水平下,新买家及其家庭的供楼负担比率只是约30%左右,属十分健康的水平,目前离危险水平应还有一段很远的距离。就算面对加息,业主们应游刃有余。

 

同时,本文所用的 parameters 及假设,是假设在目前规则下的最高供款情况。但现实的按揭个案是低於最高的供款情况。例如:

 

按息方面,我假设全部买家是用2.15厘的P按,但现实是20147 - 9月, > 80%的新批按揭是1.9厘的 HIBOR 按揭;

 

在按揭成数,我是假设在不同的楼价下,每个买家都是借到尽。但在今年,少于$500万的成交宗数(最高可借7 - 9成贷款)却占总成交宗数的5 - 6成,而500 - 1,000万的成交(最高可借5 - 7成贷款)则占总成交宗数的3成。在这个中低价值集中的成交分布下,整体新批按揭的 loan-to-value ratio 只是53% - 55%,反映今天的买家有能力拿出比金管局规定还要高的首期比例出来。因此,他们实际的供款负担一定比本文所推算的还要低。

 

在工资增长方面,我上述分析是用整体年均薪金指数增长5%去计算。但现实系,中高层人人士的收入增长最快。根据税局年报,2010/11的课税年度,与上年比较,平均纳税人数增长6.7%,但年薪$50 - 80万及 > $150万的纳税人数增长分别约10.2%17%2011/12,整体纳税人数增长约7.5%,但年薪$50 - 80万、$80 - $150万及 > $150万的纳税人数分别增长约17.3%13.9%10.6%(附录 - C)。而中、高薪酬水平打工仔(楼市的主要买家)的收入增长实际应比5%整体平均增幅为高。

 

老实说,私楼住户供楼负担其实并不是很重。就算不用数据分析,从消费市况都可以略知一二。君不见每逢长假期,在团费年年加的情况下,出外旅游的市民基本仍能迫爆机场离境大堂。另外,每逢假日,港九新界百货公司、商场、中高档超市人头涌涌,舍得使钱的市民大有人在。X光、XX岛、X田排队俾钱排到气咳。4 - 5星酒店自助餐年年以远超通胀的速度加价,冇人食你估佢哋加价会否加得咁狠?如果人人用5 - 6成人工去供楼,你估佢地使钱消费会唔会咁疏爽?

6. 亮剑 2014-11-26 13:52:28
1 今年年初看中一间价值2.5M嘅荃湾楼……如果阿 Joe 果阵咬紧牙关,用按揭保险入咗呢个单位,最低消费35万几啫,继后每月供款连按保,大约一万大元,比对家庭月入4万,佢俩个绝对供得起!

2 其实喺香港要买楼,一定要策略,以上述呢个荃湾单位计,唔使一年就升咗成50万,你无去上呢件嘢当然想吊颈啦,但掉转头去讲,你上咗车又点计先?

3 我亮剑以过来人的身份同你呀Joe讲,除非你有通天本领,否则你先嗰27岁人,喺香港系无法取得工程师的资格嘅,其实打后几年,系你呀Joe的人生交叉点,因为兄弟你不用忧虑无得捞,请俾心机考埋个工程师牌,到时你的人工就会三级跳,那么每月储20~30K,可说系不费吹灰之力。

7. 不要问社会能给你多少, 要问自己能给社会多少 2014-11-26 13:59:20
To:4/F 啦啦队

小弟单身, 人工不高,喜旅行爱美食, 储钱就认真麻麻,由2009年用12万买咗一间偏远村屋开始,5年换咗6次屋, 2012年拥有自住嘅市中心地铁边1200尺洋楼, 买楼对我来说不难。

小弟自小家贫,半工自学,多年前拿仅有的3万元留学美国,天助自助, 学成归国, 读书对我来说也不难。

所以小弟觉得兄台『唔食唔玩唔旅行要储首期要14.4年先买到楼』系自己嘅问题, 同社会无关, 应自我捡讨。
8. 7 楼不可能 2014-11-26 14:33:47

7 楼兄台:

你的例子与现在世界不符。2009年才12万的楼,2012年就能搬入市区1200尺。梦幻世界是也。1200尺市区楼要1000万吗? 三年足83倍。

3万赴美留学,也似不可能。买来回机票多少钱???

9. 公屋富户倍增少被踢走 2014-11-26 15:37:49
10. 而经就住讲啦,再讲多啲你更接受唔到。。。:) 2014-11-26 15:56:54
8/F/ 楼兄台

1)老实说,买楼小弟做得不是很好,我知道同时期有人3年买咗150间屋,我换几间屋, 住1200尺只系打工仔水准。

2)You are right, 不是3万,其实系1万, 由於刚到美国时朋友家有急事,我借咗2万比佢江湖救急,结果佢有借无还,我被逼到美国第2日就要打工,至於打乜工就唔想再讲啦!因为以我咁坚强嘅性格也流下了第2次男儿泪,第1次男儿泪是至爱嫲嫲过身,我无钱飞返香港送佢最后一程。。。。。。。。 打工6年得到1个学位和1个工程专业执照,回港。
11. 引刀一快 2014-11-26 17:16:26
新闻讲,有人用个万字夹同人地交换礼物,一路换,终於换咗间屋返嚟,呢件系真事。

欣赏呢位仁兄创意嘅同时,亦敬佩佢嘅毅力。

不过呢件唔系常事,可以羡慕,切勿模仿。

7楼兄台,你系行运行到脚趾尾。
12. 亮剑 2014-11-26 17:21:20
免费早餐 - 曾国平
租金与工资的残酷现实



犹记得占领行动初期,有金融专家预言楼价会跌三成。是人的天性,悲观的预言总有市场,是对是错却转眼忘得一干二净。「狼来了」的故事讲完又讲,总觉得故事的数字来源有点神秘:预言升跌几成又几亿,言之凿凿,但到底这些数字是如何算出来的?
与其估估下,不如面对现实,从统计数字了解香港的现况。买楼愈来愈有挑战性是人所共知,租楼的情况又如何?根据差饷物业估价署第三季最新全港租金指数,A型(实用面积约400方尺以下)及B型(介乎约400至700方尺)单位租金走势凌厉,5年来上升六至七成。
租金如此,大家的收入又有甚么变化?政府统计处定期会向约一千家机构做调查,计算不同职业的平均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和其他额外补贴)。我选取了四个常见的职业(信差/办公室助理、普通文员、会计主任和司机)算出平均工资的增幅,结果毫不意外:近5年来工资远远跑输屋租。
根据政府数据,市民5年内仍然居住於原地址的比例愈来愈高(如跟父母同住),反映的正是「上车难」兼「住劏房」的现象。常说占领运动跟世代之争有关,其中楼市的表现又有几重要?九十后在这些数字中成长,对将来又会有甚么想法?
残酷现实令人沮丧,我且问一个经济学问题娱乐大家。政府统计处有甲、乙、丙三个不同的消费物价指数,分类根据的是住户的平均开支。甲类指数反映的是消费较低的普罗大众需面对的物价,包括约五成的全港住户,乙类是中产阶层,而丙类的对象则为香港消费最高的一成住户。
不同的阶层消费模式也有所不同:公屋居民的节衣缩食跟山顶富户的纸醉金迷大有分别,物价指数因而要度身订造。例如,名贵手表的价格暴升,跟甲类住户没有甚么关系,但对丙类住户则大有影响。
从上列表中可见,甲丙两类的消费物价走势很有「阶级矛盾」:甲类住户物价的升幅,明显的比丙类富户要高。为何两个物价指数有如此的差异? 
作者为美国维珍尼亚理工大学经济系副教授 http://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13. 息魔 2014-11-26 20:24:18

汤博士,

一直追随阅读博士文章多年, 想请教你利息问题! 

依家大多数银行楼按做紧2.15厘(2.15%), 分期还款年期好长, 短则10年8年, 长则30年, 听说

供楼初期多年, 都还紧利息, 还本金好少, 有楼按供款利息计算机,  但始终不太明白, 博士读

财务本科, 物业交易经验丰富, 可否开一篇文章详细剖析还款利息? (当中还到什么时候才最有利........, 等等) 

14. 啦啦队 2014-11-26 22:59:56
买楼要储14.4年钱? 系啦啦队1.0呢类废青才信... 

只要降低居住要求,香港地400万楼都有不少选择,咁两人储50万要十几年?

废青做人冇目标,赚几多驶几多,吃喝玩乐、名牌衣服、手机季季换,一年几次旅行,结婚又要豪,楼几平都系买唔到。

另外,楼市升跌有循环,有调整时候,如可等待,只要储蓄持之以恒,忍耐加决心,时机到时,总会达成目标的。

呢D胶报告纯粹博取废青掌声。

15. 引刀一快 2014-11-26 23:04:06
 按揭还款,主要分定本同定额,定额就系整个还款过程每月均额,但系里面利息同本金嘅比例一直有变化,具体咨询银行。而定额就系将欠款按总还款月数均分,另加余额利息,每月供款越来越少。
16. 引刀一快 2014-11-26 23:15:24
啦啦队兄

你要睇睇入息几多,先有得计要储几耐架,如果两个人加埋得25000嘅话,即系唔驶买,房租+伙食+养老+水电杂费+电话网络费+交通费+......................................
17. 啦啦队 2014-11-26 23:49:49
To 引刀兄

你比个人工咁少嘅例子... 好,当二人二十歳头月入加埋25000,大家年轻,首先应忍耐分别同父母继续住,省回房租,其他使用节省点二人每月应可储到6000,七年下来都有50万,九成按,350万楼都仲有得拣.... 到时都系三十岁未到。

楼市有高有低,有时确须耐性等待,但如果没有任何计划,机会到来都只能擦身而过。

18. 啦啦队 2014-11-27 00:30:48
350万太进取,250万都仲有...
19. 银行人士:有楼变负资产仲更难借钱 2014-11-30 11:14:24
你的物业冇mortgage 就当然易借,负资产借钱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