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商求变 或趋私有化

新闻资讯 > 地产新闻 返回
浏览人次 : 1829
地产新闻
发展商求变 或趋私有化
(东方) 2021年9月21日
捐农地表支持 不排除成本价出售土储

在港上市的本地地产股昨日爆发股灾,个别跌幅更超过一成,可谓「血流成河」!即使股民持有的地产股坐享7厘股息,单日跌幅也足以令投资收息唔够蚀价,真正「一壳眼泪」!统计显示,4大地产股昨日市值合共蒸发近800亿元;按估值排行,目前10大蓝筹股市值榜中,已不见本地地产股的踪影!有分析指,业界未来可能加速私有化。

是次地产股股灾主要受上周五一则外媒消息所累。报道指中央早前会见香港主要地产商,要求他们发挥影响力,合作解决香港住宅供应短缺问题,化解因楼价高企构成的潜在社会不稳;又指香港楼市「游戏规则已经改变」,中央不会容许「垄断行为」。市场解读为发展商将要配合中央的房策售楼,囤地、囤楼推高楼价等的手法已成过去,最坏情况,甚至要将农地储备「上缴中央」。

投资银行摩根大通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增加供应是解决房屋问题的基础,而未来房屋供应将以公屋为主。为了使政府控制未来住宅供应的可负担水平,料香港政府将维持7:3的公共及私人房屋之土地供应分配比例。

该行认为,中央已要求发展商对解决香港的房屋供应问题作出积极贡献,发展商极有可能要增加向政府捐地以表支持。该行就此为地产股进行两个压力测试场景假设,包括假设发展商需捐赠农地或政府100%收取他们的农业用地,以及假设开发商将被要求以成本价,出售其所有未来的住宅土地储备,及其住宅开发业务的贴现现金流价值为零。如是者,将大幅削减发展商的资产值,其中农地大户恒基地产(00012)的股价面临36.9%的下行风险;新鸿基地产(00016)及信和置业(00083)股价或下行20.4%;长实集团(01113)及新世界发展(00017)股价亦分别面临7%及9.3%的下行风险。

港联汇制度不可动摇 靠增土地解决

当中,假设其所有住宅开发的价值为零,多只主要地产股的资产净值将折让14至40%。在这情况下,长实及新世界发展的下行风险最小,原因是两者在香港的住宅风险敞口,分别只有16%和14%。

该行强调,上述假设是极端情况,因为地政总署已公布农业用地最新收购价,收回农地很可能令发展商录得现金流入。另一方面,尽管住宅开发项目的正面价值将大幅减少,但在不可能发生的价格控制情况下,该行认为政府将允许发展商获得合理的利润水平,地产开发收益不太可能为零,而且发展商有机会获得新的收入来源,如来自商业的新租金收入。

若住宅未来的发展将受到高度审查,变成一个萎缩的市场,地产商可以选择放弃这项业务,因为一般只占其资产净值14至24%。然而,香港的地产发展商主要特点是普遍资本过剩,但该行相信开发收益下降而导致的每股盈利下跌,可以透过股份回购所抵销,当中料长实集团和信和置业,最有能力抵销开发收益下降的影响。

由於发展商开始减少它们对香港住宅发展业务的依赖,摩通预计未来将会发生数个关键变化。第一是资本减少,资本过剩是发展商的一个特徵,该行相信未来的房地产开发很可能走机会主义,鉴於利润率下降的趋势和长期增加的公共房屋供应限制楼价,发展商没有必要在资产负债表上持有过多的土地储备,长实集团和太古地产(01972)多年来一直在实践资本减少的经营策略。

其次专注在中国商业地产市场,预计地产商会增加资本配置到中国商业地产,主要是在混合使用项目。其中嘉里建设(00683)和恒隆地产(00101)超过50%以上的业务在中国,预计新地和太古地产正朝着这方向发展。

第三,未来将愈来愈多使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结构,即从混合开发或租赁模式来看。该行认为,香港发展商最终将成为纯粹的商业业主,大股东很可能会寻找更有效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投资回报。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私有化可能会加速发生。

摩通又指,本港住宅楼价自2009年初至今已累升228%,对比同期香港货币基础增加313%,鉴於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下,资本流入主要反映在资产价格上涨之上。为缓解香港楼价难以负担问题,该行指出,理论上有4种可能的方法和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项是联汇制度,惟该行认为不可行,因本港实施的联汇属不可动摇;第二项是价格控制,该行料实行所产生的后果会坏於住宅问题本身,料在本港落实机会较低;第三和第四项分别是楼市需求和供应,该行认为港府增加土地供应是解决本港住屋问题,料政府会从农地转换着手去处理相关问题。

另一大行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增加供应是遏抑楼价上升最有力工具,大摩续指,若港府将每年供应目标由35,000个大增至100,000个,楼价或在明年底前大跌20%,而3个增加供应的方案分别是农田转换、填海和增加地积比。

大摩料低处未算低 行业估值受压

大摩指出,发展商股份基本因素仍较商业地产股佳,惟监管风险明显较高,偏好新地、嘉里建设和信置,多於恒地、长实和新世界发展。该行补充,本地地产股股价较资产净值折让,虽已处於1997年低位,但政府在供应上有重大公布,行业将遇上估值下调压力。美银证券表示,预期本港地产股阴霾可能持续。当中,长实大中华区以外的业务所占比重较大,预料更能应对风险;而信置及恒地於大众住宅市场投资较多,相对不利。本港地产股表现已部分反映相关负面因素,住宅及写字楼市场转趋稳定,惟市场仍担忧零售租赁市场在租金增长方面或受到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