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旧楼安全隐患 加快市区重建

新闻资讯 > 地产新闻 返回
浏览人次 : 1489
地产新闻
清除旧楼安全隐患 加快市区重建
(文汇报) 2022年6月25日
佐敦渡船角文苑楼外墙出现裂痕和轻微下坠,有验楼师担心有倒塌风险。本港旧楼林立,过去曾发生过旧楼倒塌导致死伤的惨剧,教训深刻。特区政府要高度重视此次旧楼出现的安全问题,派出专家彻底检视涉事旧楼的结构安全,若有问题要及时转移居民,避免酿成悲剧。同时,面对市区楼宇老化,政府应积极简化收楼重建程序,加快旧区重建速度,根本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出现裂痕的文苑楼是文华新村「八文楼」之一,已建成60年,更怀疑是咸水楼,钢筋容易被腐蚀老化。文苑楼早在2009年开始出现裂痕,现在又有单位出现新裂痕,且楼宇出现轻微下坠。有验楼师、结构工程师视察之后,有人认为不至於有即时风险,但亦有人认为有可能引发骨牌式倒塌。

有关的单位老旧且日久失修,部分单位钢筋已外露锈蚀,屋宇署在个别单位张贴了告示要求修葺,但由於未能联络业主而并无执行。屋宇署虽然昨日已安排承办商加装临时支撑,但不能完全消除风险。楼宇安危关系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既然已响起安全警号,政府就必须重视问题,包括组织专家全面检视楼宇结构安全,以策万全。

旧楼倒塌过往亦曾发生,最严重的是2010年1月,马头围道一幢高5层、楼龄逾50年的旧楼突然垂直塌下,短短10秒内变成一堆瓦砾,造成4人死亡,2人受伤。至於旧楼檐篷倒塌、石屎剥落等小规模事故更多不胜数,偶尔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巡查全港旧楼,防止意外发生,不能被动等待以致再酿悲剧。

本港市区大部分楼宇建於上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现在正急速老化。根据政府去年披露的数字,楼龄达50年或以上的私人楼宇,在过去10年由3,900幢急增至8,600幢,加上有约4,900幢更是「三无大厦」。这些楼宇居住环境复杂,单位内被多次改动结构,外墙又多乱搭乱建,恍如城市的「定时炸弹」,一旦遇上一场大雨、台风,很可能抵受不住风雨冲击而倒塌。

加快市区重建是解决旧楼问题的根本办法。本港市区重建速度缓慢,原因一方面与旧楼强拍门槛高有关。现时强拍门槛是八成,现届政府在去年施政报告提出研究降低强拍门槛,以加快旧楼重建。香港测量师学会日前就建议将「三无大厦」或60年楼龄以上大厦的强拍门槛降低至66%。具体降至多少,有待政府研究。有意见认为,针对不同楼龄的楼宇,强拍门槛应设不同标准,以便灵活应对。对楼龄太高或者明显失修的旧楼,适当降低强拍门槛,对业主、市民的人身安全、财产都较为有保障。

另一方面是政府的旧区重建规划、落实程序缓慢。过往市区重建多由市建局或发展商慢慢集合旧楼的业权,多属单幢楼或两三幢旧楼。去年市建局提出「油旺地区规划研究」,计划在油麻地和旺角一带,划分为5个不同主题的「市区更新潜力地区」,以创新方式加快市区重建。例如可以试行转移地积比、街道整合等规划手段,从而大刀阔斧、成片地更新旧区。当时更提出这些创新方式可以适用於私人主导的重建项目,也可以在其他地区推广。

新一届特区政府明确提出要精简建屋程序,以改善市民居住环境。此次佐敦旧楼出现问题,反映加快旧区重建刻不容缓,这不仅关系到发展经济和改善市民居住环境,更关系到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希望新一届政府上任后全面检视加快重建的方略,给社会展示清晰重建蓝图,加快完善旧区重建的模式,尽快让市民看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