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李家誠:發展商可扮演更積極角色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1806
地產新聞
【專訪】李家誠:發展商可扮演更積極角色
(文匯報) 2021年9月23日
部署增供應 恒地有短中長期方案

香港房屋緊缺問題嚴重,已引起社會廣泛討論,中央領導人亦多次開腔表達關注之情。恒基地產作為全港主要的土地持份者,公司主席李家誠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他期望日後私人發展商能於土地供應上出一份力,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恒地支持政府加快土地供應,及發展新市鎮方面,只要能協助香港發展,解決到房屋問題的建議,我們都會考慮及研究。」 ●香港文匯報記者 顏倫樂、梁悅琴

李家誠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公司十分關心香港的住屋供應問題,希望政府能更快推出土地,而恒地作為本港主要地產商及土地持份者,內部亦有一連串增加短、中、長期土地供應的方案,希望可以協助不同需要的市民置業。翻查資料,截至今年6月底,恒地於本港擁有土地儲備約1,420萬方呎,並持有約4,460萬方呎新界土地儲備,為本港擁有最多新界土地之發展商。

短期:1.5萬伙重建明年陸續推

恒地增加土地的短期方案,除參與興建過渡性房屋及社會房屋,協助解決基層住屋問題,亦積極參與舊區重建,希望能提供更多短期房屋供應。據了解,恒地目前已購入全部或八成以上業權之市區舊樓重建項目,分布於土瓜灣、紅磡、大角咀等地區,可於2022年或之後開售或出租,預計可提供樓面共約369萬方呎,估計可提供約1.4萬伙至1.5萬伙。

此外,公司亦積極參與市建局地盤,本月初剛以81.89億元投得土瓜灣庇利街/榮光街項目,準備投資約125億至130億元發展,並正研究區內其他市建局項目,及積極參與競投政府推出的土地。李家誠說,「香港市區有很多樓齡50年以上的舊樓,涉及不少違例僭建和改動,重建既可以增加市區的新樓供應,亦能改善社會大眾的居住生活質素,可滿足市場需求。」

中期:林村土地共享供1.2萬伙

公司中期增加供應的方法為「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李家誠說,恒地今年8月聯同會德豐就大埔林村地盤呈交申請,為目前三個同類申請項目中最大,佔地約208萬方呎,可供應超過12,120伙,其中有8,484伙公屋,3,636伙私人住宅。他笑說,「政府去年私宅落成量20,000多個,公屋6,000多個,合共約27,000個,如果我們林村項目獲批,所提供單位已接近去年落成量的45%了!」

問到未來會否有更多旗下土地參與土地共享計劃,他認為,土地共享計劃有助增加土地供應,但亦要視乎土地在技術及商業上是否可行,並平衡到股東利益,由於措施推出時間不長,亦有一定限制,目前公司會集中先處理好林村的項目。

長遠:4460萬呎新界土地可用

而恒地長遠增供應的方案落在新界區。他說,香港作為大灣區重要一員,中央亦剛公布前海的新發展方向,未來深圳的科技發展與香港的金融中心可以優勢互補,成為大灣區未來發展的雙核心,推動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新界西北區角色變得更為重要。而公司目前在新界約4,460萬方呎的土地儲備之中,位於邊境附近的新田區一帶約有1,000萬方呎土地。而政府重點發展的洪水橋新發展區面積714公頃,集團在其中亦擁有約640萬方呎土地。

李家誠直言,目前香港土地發展的問題,在於由覓地到建屋速度「唔夠快」,令公屋及私樓的供應不足,未來重點在於找尋新的土地、加快基建,達至增加供應的目標。展望香港樓價,他認為往後會保持平穩,因為政府近年改變公私營單位供應比例至七三比,每年私人住宅土地供應約1.29萬伙,而每年的新盤吸納量也是萬多伙,政府正積極覓地,有信心未來供應能達標。

李家誠言論撮要

談增加土地房屋供應

●告別劏房和籠屋是香港社會共同目標,公司會主動配合及支持

●目前香港土地發展問題,在於由覓地到建屋速度「唔夠快」

●其實毋須收地,在今天良政善治的客觀環境下,大家可以「攤出來」討論

●公司內部有一連串增加短、中、長期土地供應的方案

●大埔林村「土地共享」項目供應逾1.2萬伙,接近政府去年公私營單位總落成量45%

談社會及營商環境

●香港國安法實施一年多,對本港社會有立竿見影效果,社會氣氛大為改善,營商環境重回平和

●訂立香港國安法是為了維護香港的長治久安,要繁榮和發展,前提是要有和平同穩定的社會

●在今天良政善治下,對政商關係應該有更正面的解讀

談粵港澳大灣區

●未來前海與香港的連繫會更加緊密,香港必須抓緊機遇,與前海以至大灣區進一步融合發展

●新界西北、洪水橋、落馬洲,未來與前海之間會有很大的協同效益,有相當的發展潛力

●大灣區的發展機遇未來會吸引不少本地人入住新界西北,年輕人可獲得更多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