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衝區建屋規劃標準混亂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3623
地產新聞
緩衝區建屋規劃標準混亂
(文匯報) 2020年10月22日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顏倫樂)拉姆薩爾濕地佔地約1,500公頃,是本港最重要且佔地最廣的國際重要濕地。1999年城規會在后海灣一帶劃設濕地保育區(WCA)和濕地緩衝區(WBA),其後範圍在2014年隨邊境禁區開放而延伸至蠔殼圍及馬草壟一帶,現時濕地保育區佔地約1,784公頃,濕地緩衝區則主要覆蓋保育區以外的500米範圍,佔地約1,200公頃。

項目須經生態影響評估

濕地保育區內一般不容許進行新發展項目,而濕地緩衝區則是為了令濕地保育區的生態環境保持完整,以及防止在保育區外進行的工程對該區造成負面影響,開發項目須進行生態影響評估,以證明負面影響可予緩解。

現時港府於考慮后海灣地區的濕地發展時,主要根據「不會有濕地淨減少」 原則。不少發展商於該一帶持有地盤,好像新地、恒地、長實,最著名的案例包括南生圍發展、豐樂圍發展等,但都因保育問題而未能發展,甚至遭司法覆核。新地與聖公會福利協會合作的「同心村過渡性房屋」,涉及30萬呎,提供約1,600伙,亦位於緩衝區範圍。

值得留意的是,目前濕地緩衝區內,規劃標準其實相當混亂,私人發展項目往往只容許0.2至0.4倍地積比率,但同樣位於「濕地緩衝區」內,政府於2014年出售的天水圍第112區及第115區,地積比率卻能達到1.5倍,最近已落成為Wetland Seasons Park系列出售。

緩衝區並非毫無建築物

而位置被保育區包圍的落馬洲河套區,由於政府打算將其發展為樓面達1,200萬方呎的創新科技園,未納入保育區或緩衝區範圍,造成整個區域規劃不一。

另外,所謂500米緩衝區內亦並非毫無建築物,元朗工業邨就有部分範圍與濕地緩衝區重疊,錦繡花園及加洲花園甚至毗鄰保育區,另有不少村落如山貝村、攸美新村都坐落緩衝區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