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塘不能「無為而治」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4228
地產新聞
魚塘不能「無為而治」
(文匯報) 2020年10月22日
本港不少濕地其實屬於「人工」,魚塘就是一例。魚塘除可養殖魚類,還甚具生態價值,相鄰的魚塘可形成大片濕地,供水鳥和其他野生生物棲息。但近年隨着漁業衰退,已嚴重影響濕地生態。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顏倫樂)

據政府資料,本港魚塘大部分集中在新界西北一帶,早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已經有基圍和魚塘運作。及至五六十年代,后海灣的魚塘養殖業開始蓬勃,元朗成為香港最大的魚塘區。八十年代進入全盛期,在1986年,香港魚塘面積約達2,130公頃,養殖淡水魚的產量達每年近6,000公噸的高峰。

其後,內地淡水魚供應造成競爭,加上城市發展和水質污染的影響,香港魚塘養殖業在九十年代開始萎縮。到2019年,香港內陸魚塘的面積只有約1,131公頃,淡水魚產量2,278公噸,不少魚塘經營者年紀老邁,新一代經營者鳳毛麟角,即使政府近年設立基金資助牟利機構鼓勵養魚戶維持傳統魚塘管理,但仍未能延緩漁業衰退的現實。

生態價值 逾20年無檢討

隨着漁業式微,許多細碎的魚塘因缺乏管理和規模所限,難以發揮重要濕地作用。去年香港濕地保育協會主席劉惠寧就直指,單計濕地保育區內已有約200公頃魚塘被荒廢,目前僅剩約600至700公頃魚塘作業。更甚者,不少荒廢魚塘有污水流入,布滿野草及外來入侵植物,生態價值下降。而緩衝區內不少魚塘則被填平,淪為露天貨倉,環境日趨惡化。

漁塘為后海灣地區濕地生態不可或缺的部分,佔「濕地保育區」約六成土地,但只佔「濕地緩衝區」不足5%。然而1997年完成的「后海灣地區魚塘生態價值研究」報告至今已超過20年,從未作出檢討。港人經常以保育為由禁止觸碰濕地,但城市持續發展下,「不作為」不僅無助濕地生態改善,甚至會造成反效果,如何解決問題需要官商民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