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嶺高球場建屋環評審議無果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501
地產新聞
粉嶺高球場建屋環評審議無果
(文匯報) 2022年8月20日
環諮會兩場近20小時商議 待補交資料明年再審

香港特區政府擬將明年收回的粉嶺高球場32公頃土地,劃出約9公頃發展公營房屋,但環境諮詢委員昨日第二次開會討論上址建屋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結果經過10小時馬拉松會議仍未能決定是否接納環評報告。委員要求項目倡議人即土木工程拓展署提交進一步資料審議,包括涵蓋7個月的雀鳥活躍高峰期調查。環諮會主席黃遠輝會後指出,該會是按法定權力要求提交進一步資料,以往亦有先例,而公屋建屋周期是5年至6年,下次最快要明年3月後才提交資料,相信延遲7個月時間未必阻礙公屋建屋進度。有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認為要平衡民生需求和環境影響,且只發展9公頃土地作建屋用途,對生態影響較輕微,認為特區政府以民生為重,應出手拍板建屋,無須等待環諮會通過環評報告,相信這亦不會影響環諮會的角色。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環諮會本月8日已就高球場發展方案的環評報告進行首次討論,惟未有結果,昨日上午9時30分續會,結果經過「馬拉松」式商議,主席黃遠輝晚上宣布委員未能作出任何決定。他稱,沒有委員認為要否決報告,幾乎每名委員也認為需要有進一步資料,故暫不作出任何建議,待項目倡議人提交進一步資料後才作出決定。

黃遠輝:延後7個月建屋進度料可追回

黃遠輝透露,委員要求提交生態研究等資料,其中政府的環評報告的雀鳥調查與一般觀鳥時間調查不同,環諮會遂要求涵蓋7個月雀鳥活躍高峰期調查,包括旱季及雨季情況,即下一次提交資料時最快也在明年3月之後,「既然有7個月時間,無可能在未完成進一步資料時再上來環諮會。」

黃遠輝對兩次會議合共近20個小時也未有決定直言未感失望,指環評報告提交環諮會後,該會須在60天內就報告作決定,但法定程序賦予環諮會權力可要求提供進一步資料,以往亦至少有兩次就重大議題會尋求進一步資料的先例。他並強調,會議未有拉布情況,指拉布是指不斷重複或提出無關問題,但委員提出的問題均是非常專業、客觀和持平。

被問及要求進行7個月雀鳥調查,會否拖慢建屋進度時,他表示,粉嶺公營房屋建屋周期預計5年至6年,2029年落成,特區政府有很多事情可同步進行,相信同心協力下能夠追回7個月時間,建屋進度未必受阻。

環境保護署回應表示,《環評條例技術備忘錄》及《環評研究概要》為各項環評事宜訂定客觀和清晰原則、程序、指引、規定及準則,以評估工程項目倡議人提交的發展方案環境可接受性,並非決定該項目是否需要或擬議發展方案是否合適。環保署署長會詳細研究相關環評報告和考慮公眾及環諮會的意見後,決定是否批准有關環評報告,如有需要可根據條例,在接獲環諮會意見後14天內以書面要求工程倡議人提交有關資料,決定是否批准環評報告。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昨日在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過往亦曾出現環諮會委員對項目的環評報告爭持不下,最終羅列所有正反意見,交予環保署決定。

王坤倡政府拍板建屋無須等環評報告

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王坤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指出,環諮會經兩次會議仍未作出決定的情況以往較少見,他個人立場贊成收回高球場土地發展,現時公營房屋發現項目只令粉嶺高球場三個場地54個洞減少8個,影響不大,「規劃發展的是舊球場,建屋的土地其實是球場舉行公開賽事時作泊車之用。」

他承認發展項目會令樹木等生態環境受影響,但亦須顧及劏房戶面對長時間輪候公屋的問題,而土地供應專責小組2017年成立時公屋輪候年期為4.7年,現已增至6年,雖然上址只興建1.2萬個公營房屋單位,並不算多,但若受阻則距離長策目標每年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供應會更遠,「現時樹木可以搬遷栽種,但劏房居民則不知何時才能搬遷上樓。」

他指出,環諮會雖是重要諮詢機構,但並無法定權力,特區政府可無須待其就環評報告有決定才建屋,「興建公營房屋已不止是環保問題,而是民生所需及政府管治問題,新一屆政府以目標為本,就應出手,毋須等環諮會的決定。」他指出,北部都會區內亦有很多綠化帶,發展同樣會帶來爭議,政府須展示其發展的決心。

粉嶺高球場公營房屋項目發展

◆公營房屋發展用地面積:約9公頃,包括1公頃興建一所特殊學校
◆地積比率:住宅不超過 6.5倍;非住宅不超過0.5倍
◆樓宇高度:不高於主水平基準上170米
◆單位數目:最高約12,000個
◆預計人口:約33,600人
◆其他設施:社會福利設施、社區會堂、公共運輸交匯處、零售設施、幼稚園等
◆預計竣工年份:2029年

環境諮詢委員會成員名單

主席:黃遠輝
副主席:譚鳳儀(環境生物學學者)
成員:
陳嘉敏(鄉郊保育諮詢委員會成員)
陳美娟(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理事)
馮宜萱(房屋署前副署長)
江穎敏(環境工程師及社企歷耆者共同創辦人)
林松茵(前沙田區議員、沙田顯嘉區社區幹事)
劉智鵬(立法會選委會界別議員)
劉啟漢(香港科技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首席教授)
劉文君(建築師, 2021年選委會委員)
羅惠儀(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副總監)
李春犂(房屋經理註冊管理局成員)
梁美儀(香港城巿大學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馬昀祺(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創辦人)
吳芷茵(香港合資格環保專業人員學會主席)
宋亦希(嶺南大學科學教研組助理教授)
鄧碧嫻(向藍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
黃傑龍(稻苗學會榮譽會長)
黃國恩(執業律師)
黃仕進(香港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香港綠色建築議會董事會成員)
邱萬鴻(商界環保協會及香港綠色建築議會董事會成員)

註:由2021年1月1日起生效,任期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