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博客 > 精英文集 返回
浏览人次:6692    回应:0
精英文集

新楼限尺 更难上车

 

黄杰士

2022年1月4日 (东方)

林郑新房策的最后一招为限尺条款,希望可杜绝「纳米楼」,引起社会热烈讨论。但大家并非争论建议中的26平方米(约280平方尺)是否合适,而是质疑其实际效用和会否出现反效果。

当中部分观点本栏已作过分析,若政府限尺但不限「劏」,也不限每个单位最多可住多少人,限尺措施其实无助改善市民的人均居住面积和生活质素。而且有关限制只管新楼,不管旧楼或「半新楼」,更管不到违法违规的工厦劏房或天台屋,因此也无助达致告别劏房的目标。                                                         

 

更令人忧虑的是,若私楼尺价未有回落,单位面积大了,售价就自然升高,令到能力有限、尤其是无法支付巨额首期的市民更难上车。至於在新规定生效前已入则、落成或出售的纳米楼,因已成「绝响」而会变得更为抢手。连这些绝种纳米楼都买不起、但又不合资格申请资助出售房屋的市民,可能就被迫继续租住劏房,随时令劏房租金也会被扯高。

  

最后,若整体私楼用地及地积比率未有大增,单位楼面增加即等於单位数目减少,同样会增加上车难度,与协助市民置业安居的目标背道而驰。

 

不过,因现时提出的限尺措施,适用范围相当「纳米」,也不是透过立法或建筑指引等方式推行,而是仅仅拣选了两幅政府及港铁地皮做试点,透过地契条款来限制单位的最小面积,涉及数目仅占新供应的约百分之一,实在是雷声大、雨点小。

 

再者,两幅限尺地皮都位处新界,并非纳米楼问题最严重的市区。私人重建项目也不受新地契条款所限,可继续兴建纳米楼。因此连政府自己也承认,限尺措施对整体楼市影响有限,间接证明这新四招其实全属政治花招,无助真正解决香港的房屋问题。

 
 
我要回应
我的称呼
回应 / 意见
验证文字
 
会员登入
登入ID 或 网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