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博客 > 精英文集 返回
浏览人次:9801    回应:2
精英文集

改革资助房屋 加快建屋速度

 

陆颂雄
立法会议员 

2021年3月21日 (东方)

  上星期讨论过土地供应,这星期从公营房屋流转切入房屋供应和建屋时间问题。

  工联会一直主张「公屋为主、资助房屋为辅、私人市场作补充」为原则的房屋发展策略,认为政府应增加措施,鼓励有需要的资助房屋业主将单位回售予房委会,以协助更多有能力的公屋居民以较合理的价格自置居所,一方面加强资助房屋单位在非私人市场流转,同时加快公屋单位流转,建立房屋置业阶级。笔者必须强调,资助房屋(包括租置计划、绿置居和居屋)的本意是协助公屋和有需要的市民,以较合乎他们能力的价格置业。然而,过去出售后的资助房屋,除非业主出现严重经济困难而交回单位予房署,否则单位大多会进入私人二手市场,结果是不时出现「居屋楼王」甚至「租置公屋楼王」的报道。这样的情况,显示资助房屋流入私人二手市场,完全失去资助房屋政策的初衷!

  而因过去资助房屋可流入私人二手市场,政府担心出现重复资助问题。这个问题又源於政府过於简化重复资助概念,令所有房屋资助仅一次性。笔者认为,交回居民以原有公营房屋单位换购新单位以改善居住环境,是有需要的,有关资助也只是延续而非重复。只要资助房屋没有流入二手私人市场,就可避免重复资助问题。

  不应流入私人市场

  居屋过去一直是以市场价格折让一定百分比,但这种定价方式,在私人市场楼价被大幅哄抬下,对市民帮助有限。私人市场楼价,某程度上只是反映有资本人士的购买能力,与大部分本地市民的购买能力无关。再者,市民纵然可勉强以省吃省用买下单位,但勉强真的冇幸福,楼价已侵蚀了打工仔大部分薪水,减低了市民的其他消费能力,对其他行业发展以至创新创业,都有严重影响。虽然绿置居是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式,但到今天为止,笔者认为绿置居仍只是试验性质,供应少,而且令资助房屋制度更复杂。所以,笔者认为大家可以多思考资助房屋的未来,是否更应朝向不流入私人市场和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来协助市民置业。

  笔者认为,除了增加资助房屋供应流转,加快资助房屋建屋速度也是相当重要。首先是城规会加快资助房屋的土地规划更改申请的审议时间,特别是如何避免有滥用覆核程序的情况。其次是从房屋图则上,减少执着在楼宇和单位结构特色设计。一个设计合理的图则,可以一则多用;而特色设计可以投放在非入则的公共空间,如地面的花园等休憩空间和设施等,以减少设计成本和时间。甚至单位设计上更多弹性,由业主自己找室内设计和装修,既可减轻成本,也可减少不必要的建筑废物。

  笔者希望透过上面的抛砖引玉,让大家更多思考香港未来房屋政策的出路。笔者也听过更进取的建议,例如在内地为港人觅地建屋。正如中央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沉迷过去半世纪的炒楼热后,香港出现的是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无论是政府还是每一位市民,都需要有全面改革的精神,思考和改变公营房屋政策。

 
 
我要回应
我的称呼
回应 / 意见
验证文字
 
会员登入
登入ID 或 网名
密码
1. WWSG 2021-03-24 09:31:27
基层福利房不足够时,除加建外,应把关确保基层既得利益者,是真正基层。
孕育公屋王,绿置居,绿表,富户双倍租,无限分户等,只会增加等待上公屋人数。
政府应完善制度,福利应如鸡肋,而非引诱。


4. 公平 2021-04-14 13:08:45
时常听到有内地新移民来港一段短时间就可以获派公屋,而他们在内地又有田有地. 政府应向市民讲清楚现行机制是否有效阻止到在世界各地有资产的人士申请到公屋, 以免将公帑资助非基层市民入住公屋.

另外, 公屋富户亦应缴交市值租金, 以免用公帑资助富户, 造成不公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