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博客 > 功。德。言 返回
地產 政治 經濟 軍事 社會民生 管理、銷售與推廣 營商 思辯 文史哲 媒體 教育 法律 生活隨筆 旅遊 舊文新編 比較滿意的文章選集 香港的致命傷 中原往事 其他
瀏覽人次:15594    回應:0
功。德。言

比較滿意的文章選集(1027)

 

王文彥

怡居地產常務董事及
中原地產創辦人
2020年10月16日
中港人人為樓瘋(4)

(原文發表於2016年10月28)

評論員F說:

 

『香港沒甚麼債券讓你買,一窩蜂祇可以去買樓。高價買一層車位(大小的)樓,連同交易成本,很大機會都是負回報,但是一樣照搶照買。這麼荒謬的世界,教科書沒記載,任何經濟模型都預計不到。

 

《經濟學人》嘗試分析現時的低息環境,大家都開始明白,電腦模擬模擬不到人性,似乎眼前的荒謬環境很合情合理。低息環境並非無緣無故,並非一些共產指令經濟人為要求出現的環境,而是市場反應逼出來的結果。央行要低息同放水救經濟,人類不會好像機械人般接受指令走去借錢做生意及買高風險資產。他們知道發生了甚麼事,才會會有這樣便宜的錢。錢愈平,人愈驚,愈不敢輕舉妄動。

 

《經濟學人》已經闡明,現時人儲蓄率特別高,因為大家都對將來缺乏信心,寧願消費少些。低息環境代表將來那筆退休金不夠用,現時不儲蓄不成。

 

照我看,要再人性化一點,現時的世界其實是由過度消費過渡到過度節儉,由以前使錢最開心,到現時可以節儉最開心。產能過剩結果是人類好快就達到豐衣足食,相反地目前並非你最要錢的時候,將來才是。愈低息,愈不合情理,有錢人都知道「早買輸幾百,遲買最享受」,留些錢傍身最安全。低息環境,迫使儲蓄率提高,貨幣流通率降低,同理論相反,與人性符合。

 

這種情形會持續多久?從人性可以推斷,未必會維持很久。當你留著這麼多錢,等待千載難逢的入貨機會。如果這個機會遲遲未出現,人性是會忍奈不住,撲出來找些未必值博,但始終有些回報的出路。

 

畢竟滿手現金,眼見坐以待斃隨時追不上銀紙貶值的速度,你會心怯,由保留銀紙變成不要銀紙。駕飛機要有35秒反應時間,面對前所未有的低息環境,要幾年時間才可以作出反應,好正常。』

 

評論員G說:

 

「我比較關心全世界的領袖究竟如何處理放水後遺症。現在全球多國均快要被洪水浸死了,各國政治強人祇懂放水卻不懂收水,沒有人願意在自己任內收水,沒有人夠膽承受收水可能帶來的震撼與衝擊。」

 

『由2008年金融海嘯至今,世界主要強國輪流排隊放水,可惜卻沒法看見放水成效反映在實體經濟上,大家祇看見全球通貨膨脹,尤其物業資產價格瘋狂急升,香港地少人多才要用400多萬買一間不足200方呎、不能關門上廁所的「劏房」,但原來住劏房並非香港人的「專利」,現在就連深圳也出現64方呎的「蟻房」。放水表面上令人感覺世界充滿美好,但大家實質可支配的收入及生活質素卻反其道而行,水源其實祇被一小群人飲乾飲盡。』

 

評論員H說:

 

『港股和A股昨天急挫,尤其是A股滬深兩市,不但指數跌近2%,最要命是成交額持續萎縮,上周滬深加起來的日均成交額祇得3,00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僅及去年高峰期不足15%,意味交投縮水近九成。

 

若把股市比喻為賭場,這個場就可謂「十枱九空」,人氣冷清;相反毗鄰有一個新場名為「樓市」,氣氛火旺,人人落場都有錢執,自然會把大部分賭客搶走,不少人更紛紛「賣股買樓」。然而逆向來看,現在水靜鵝飛的A股賭場,或許值得扒冷。

 

TVB「神劇」《創世紀》近日在深夜重播,郭峰飾演的霍景良有一金句:「一窩蜂!香港人,一窩蜂!」其實何止香港人,一窩蜂從來都是投資者普遍心態,反而香港散戶幾十年來見過不少風浪,已變得相對成熟。

 

若論一窩蜂,內地投資者有過之而無不及,例如近日內地樓市和股市冰火兩重天,正反映當地繼去年春夏之交「全民炒股」後,現在又一窩蜂轉為「全民炒樓」。

 

套用內地術語,當地的散戶們均追求「賺錢效應」,即是眼見其他人在某個市場或某資產上賺錢,自己也會信心暴漲,爭相入市惟恐執輸,這其實是一蜂窩心態的理論化解讀。

 

例如筆者常看的雪球股票論壇,以及在微信上參與的幾個股票群組,近日都變質為樓市論壇和樓市群組,不再有人講股票,大部分討論都是關於哪個城市房產最值得買;就連那些經常在媒體亮相的「股票專家」,亦搖身一變,客串為「樓市演員」。』

 

 

~     待續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