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公布的數據顯示了香港樓價已止跌, 甚至有回升的態勢, 而英國公投脫歐更有機會驚動香港累積多時的購買力重回市場, 再加上另一些買家不斷受到發展商高成數按揭的吸引, 提前具備上車資格, 而租務市場更呈現缺少租盤, 致租金受求過於供刺激而有上升之勢, 以上種種原因令到住宅樓市再度成為市民的關注重點。
在一河之隔, 新近有中國矽谷雅號的深圳, 樓價更因傳聞而爆升, 一年之間幾乎翻倍, 其他內地一線城市, 去年末陸續受惠略為放寬按貸政策, 也吸引大批買家加快入市, 所以國內大城市均錄得可喜的價量齊升。大城市樓價升勢過急, 日前已再度傳出會有收緊按貸措施出台, 目的是稍為樓市降溫。
由於內地經濟亦的確有回穩跡象, 既然大城市樓價已升, 擁大量閒資內企須另謀資金出路, 部份流入香港物色整幢物業作為香港業務總部, 而實施多年的遏市措施也導致本港各地區一些優質住宅有較為顯著的降幅, 恰好抵消開徵買家印花稅(BSD)的額外成本, 故儘管是15%的BSD稅率, 許多人眼中還是認為香港中上價住宅目前樓價水平已有合理的吸引力, 故近期內地資金開始有重投香港樓市的跡象。
另一方面, 英國脫歐公投的確有資金東來避險, 而日本經濟仍陷通縮困境, 專家預測不久又需要推出另一輪的量化日元措施, 更進一步影響美國加息步伐, 各路資金尋找多元化投資對象,經過權衡BSD的得與失後, 香港的優質住宅自然繼續受到投資者的垂青。
熱錢再度流入香港樓市, 似乎已引起政府的關注, 上周開始透過媒體刻意公布未來有九萬多住宅單位將可應市, 意在降低市民置業的意欲。 而事實上, 現在確實有不少發展商正密切注視市民置業情緒, 擇機將樓盤善價而沽!
目前歐盟及東盟局勢混亂, 各路資金峙機圖利, 加上本地閒資缺乏出路, 料歐盟局勢發展將成為樓市的重心風向標, 投資者絕不會單純因南海地緣緊張而卻步樓市, 故香港樓價將是穩中見俏, 二月份呈現的慘淡低位, 短期內重現機會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