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灣工廈建公屋 廠戶恐結業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3655
地產新聞
柴灣工廈建公屋 廠戶恐結業
(明報) 2011年3月11日
柴灣工廈建公屋 廠戶恐結業
難覓低租地 「特惠津貼不夠裝修」

房屋委員會決定清拆52年樓齡的柴灣工廠大廈,初步計劃將原址興建公屋,提供千餘個單位,是近年港島區罕見的新公共屋。受影響廠戶須於明年9月遷出,部分廠戶擔心難覓地方搬遷,即使找到地方,租金亦會升價數倍,可能要選擇結業。

房委﹕52年樓齡 保養貴

柴灣工廠大廈建於1959年,房委會商業樓宇小組委員會委員張賢登表示,大廈的維修保養費用太貴,租金水平難以應付營運成本,清拆較符合成本效益。另一委員李華明說,房屋署初步計劃在該地皮興建公屋,估計可建兩座約千餘個單位,連同柴灣連城道公屋地皮,將是近年罕見的港島區公屋供應。

138租戶 明年9月須遷走

樓高5層的柴灣工廠大廈,共有超過370個單位,目前仍有138個租戶,使用率約七成。商業樓宇小組委員會主席陳炳釗表示,會向商戶發放特惠津貼,每個標準單位由8.8萬元至14.7萬元不等,相當於約14至16年現繳租金。但張賢登說,會上有人擔心租戶即使領取了特惠津貼,亦未必可在市場租到同類單位。他引述房屋署稱,估計大部分租戶都不會繼續經營。

「同區難覓舖 租金或貴10倍」

受影響租戶李權波經營三行生意,在內地設有廠房生產欄河、扶手及鐵門等,柴灣的前舖主要負責產品在港的維修保養,現時每月租金低於5000元,他慨嘆14萬元的特惠津貼不足:「裝修搬遷都未夠,同區又未必找到位置搬,就算找到,租金亦會升價10倍不止。」他說,三行生意在港競爭大,如果難以維持,會考慮結束香港的前舖生意。

租用3樓單位作機器維修的張先生,對於突如期來的拆遷大感無奈:「我們字都不識一個,從小就只會這門手藝……」他坦言現時收入不穩,月入幾千至1萬元,但總算用手藝養大兩名兒子。他又說附近工廈一早拆掉,難覓地方繼續經營,將來只能靠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