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博客 > 文亮语 返回
浏览人次:38938    回应:10
文亮语

星期日Q&A

 

汤文亮博士

纪惠集团行政总裁
2015年6月28日

  上一个星期有不少网友对某些问题有意见,我亦会尝试用我的角度解释,但我始终强调,我亦只不过是说出我的意见,为方便日后有机会讨论,Q&A的号码将会顺序继续下去。

4.        占士话新居屋卖唔哂对政府来说不一定是坏事?  

  是好事,政府大可以以只得2,160个新居屋单位仍然未能沽清为理由,拒绝再推出新居屋,而房委会亦知道要将余下单位全数沽清是很困难,王坤早已打定输数,话大单位被拣清之后,余下来的是很难推售,除非是大减价,但此举万万不能,所以,新居屋卖唔哂绝对不是坏事。虽然黄远辉认为拣楼的人还有很多,新居屋一定卖得哂,我相信手执八千几号筹的人被通知拣楼,他甚至费事去,知道剩下的单位都是箩底橙。所以,房委会以后不敢再主动要求政府推出新居屋计划,我们的房屋官员千祈唔好冇事搵事做,再推出新居屋或者类似计划。  

5.        网友疑问关注双非学童,他们的需求会推高细价楼楼价?  

  疑问的问题非常好,不过,他们是间接而非直接推高楼价,那些双非学童父母,如果有能力,在打算在香港生小孩的时候就已经买了楼,否则,就不会买,甚至不会来港上学。在这几年将自住物业卖走的人,他们的单位很多是由那些双非学童父母买入,那些出售了自住单位的人现在当然心急如焚,就算明知是高价都要再买物业,买回与昔日相若的单位已经不大可能,所以,就要买细价楼,这亦是细价楼楼价急升原因之一。

6.        引刀一快话我急转弯,将很多睇好网友筛咗落车?  

  我话我站在最前线是有理由,在新居屋售价公布之后,地产商就以此为目标,所以我够胆说新居屋卖唔哂,现在,房委会的人当然心急,但最心急的是各地产商负责卖楼的人,除了赵国雄,因为他已够数,那些售楼尚未达标,甚至迟迟未开售新楼盘的地产商,现在正筹划如何卖楼,减价是其中最有效办法,所以,我说新楼将愈卖愈平。我既然知道这些事实,试问,我又怎会话细价楼还有上升空间,而我又一向不大相信那些创新高,而传媒亦开始质疑那些创新高价,迫使他们稍为收敛,这亦是中原指数在最近两个星期下跌的主因。至於有网友离我而去,这是小事一件,不值得介怀,随遇而安便可以。

  今日虽然答了三位网友问题,但还有很多,我会在七月一日继续讨论。

待续...

 
 
我要回应
我的称呼
回应 / 意见
验证文字
 
回应 / 留言规则
  1. 禁止撰写粗言秽语、诽谤、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击的言论;
  2. 禁止以名称/昵称/绰号/同音字等批评或映射任何人士、机构、公司;
  3. 禁止发布有关招聘、推销、广告等内容;
  4. 禁止公开任何个人资料(如电话号码、电邮地址、即时通讯帐号等)。

敬请留言者自律。本网站保留删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权利。

会员登入
登入ID 或 网名
密码
1. 蜕变中嘅懒人 2015-06-28 11:13:35
居屋喺十几万票申请咁浩大,对供应只得弍千余单位咁悬殊对比下,第一次开售得出嚟嘅情况竟俾博士大胆贴中,无论之后是否卖清,博士己先赢漂亮一仗,问心,边会有人够胆咁估计!当时懒人都唔信,现在无野讲写个服字。
2. 无奈 2015-06-28 12:53:22
1楼懒兄:同感
3. 神算 2015-06-28 14:32:11
抽居屋嘅市民心态同排队去宜家冇分别,排咗先。其实我认为申请者要用十万入一票不过份,首期都唔止呢个数,至少蒸发水份。
4. 打工仔 Andy 2015-06-28 15:10:44
多谢博士解答! 
5. hkhope1 2015-06-28 15:14:59

个人平时接触过不少中下层双非,个人层次有限,接触的人的层次也只能去到这个级别。

这部分双非家庭来港置业的需求很大一部分要拜北区学位紧张所致,如果北区有无限学位,双非很乐意居住在深圳的大屋,日日跨境来港读书。教育局为了解决学位不足对本地家长的影响,推出了跨境校网,跨境校网是个很大的范围,从东边的马鞍山到西边的东涌都有不少学校在这个校网里面。这样双非读书就会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一个住深圳湾的学童派位派去了马鞍山,跨境上学基本是不可能的。很多有实力双非家长不会坐以待毙,他们选择来港置业或者租房来享受本地学童派位的待遇。由於BSDDSD的缘故,基本上在香港置业的税务成本要占到楼价的20%,这样他们的选择基本上集中在细价楼。这个需求在最近的几年是一直存在的,一直到最后一届双非儿童过了上小学的年龄之后会有所缓和。

想的长远一点,现在BSD挡住了大部分双非在港置业的需求,即使BSD政策一直存在,双非是会长大的,等双非儿童到了18岁这个年龄,BSD政策对他们就无效了。或许大家都会觉得18岁置业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对於这部分人来说,这是个非常好的机会。18岁的双非大部分父母经济条件比较好,即使他们自己没有收入,父母也会借用他们的名义买楼。对於可以用低过之前20%的价格来投资置业的便宜,大部分人都会想办法占的。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双非家长在深圳有两层楼,一层自住,一层出租,深圳楼的出租回报率是远远低过香港的,到时候会很多人选择把深圳的出租楼卖走,换到香港来投资。

双非始於2001年,从2001年到2005年是一个相对比较少的数字,但是这些人在2019年开始就会步入18岁,也就是说从2019年开始就会不断有这部分额外的置业需求。从2019年开始10年内,政府有没有为这些人规划房屋需求?双非还陆续会带来父母团聚的问题,政府有没有考虑过这些人的安老需要?这一切有没有提前的规划?至少现在的政府看不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希望。

双非数字,来源

http://www.legco.gov.hk/yr12-13/chinese/panels/ajls/papers/aj0528cb4-679-3-c.pdf

2001 620
2002 1250
2003 2070
2004 4102
2005 9273
2006 16044
2007 18816
2008 25269
2009 29766
2010 32653
2011 35736
7. 引刀一快 2015-06-28 18:03:31
多谢汤先生囬覆,汤先生睇到接触到嘅的确唔系我地呢D普通人可以比嘅,喺咁嘅非理智创新高楼市气氛下,估中七折嘅居屋卖唔晒,真系艺高人胆大。引刀呢个淡友都以爲好多人睇住总价低会抢,同一价位计,点都好过买凶宅吖。
我检讨过,为免有人误解引刀对汤先生嘅称谓,以后引刀呢个懒人中嘅懒人,都系唔用广东人习惯嘅攋音,正规D嗌“汤先生”。
8. 熊 2015-06-28 18:15:49
请问人行放水及股市上升,会对楼价有影响吗?
9. 引刀一快 2015-06-29 06:46:54
hkhope1兄

双非儿童年满18岁是否会大量置业,这点我有保留。

过去嘅经济条件,18年后好可能已经有所变化,先讲有钱嘅,可能已经移民去咗欧西,喺大陆有钱嘅人未必稀罕落户香港,而且就我所见,大陆有钱人,20%BSD唔放眼内,除非系豪宅,再者,如果楼市不佳,就算打折亦未必会买,至于冇钱嘅,更未必会利用人头买屋。就我所知,早年不少双非系为孩子取得香港户籍,得到香港人待遇,亦有不少连医院数都走,呢点hkhope1可以稽查,引刀一向亲祖国,绝无任何歪曲污蔑之意。

10. hkhope1 2015-06-29 09:14:59

TO 引刀兄,

二十万双非是个很大的群体,当然是什么样的人都有。有买上亿豪宅的,也有没钱交给医院直接走数的。但我相信大部分人是属於中间阶层的。

至於现在已经付出BSD买楼的那部分人,来港居住的意愿应该是最强的,在没有BSD桎梏之后他们会不会买多几层楼来投资?这个问题我相信大家心里都有答案。

走数个案其实带来的是另一方面的担忧,这些人是真正没钱走数也好,是故意占便宜走数也好,总之是属於一批占便宜占到尽的人,他们成年之后有没有可能申请父母来港申请公屋,申请综援等福利?

 

至於未来十几年经济发展如何,我没有能力预知。我只想提醒下大家不要忽略这样一个群体的存在,特别是家中小朋友也是最近十年的出生家长这部分小朋友将来面临的竞争会比本地的竞争复杂很多。

 

附:

走数个案从05年开始有三千几个,在20万双非里面占比不超过2%

(综合报道)(星岛日报报道)政府去年初实施「双非零配额」,禁止双非孕妇预约在公立医院分娩,但非本地孕妇分娩后欠款情况不减反增!医管局自五年以来,透过小额钱债审裁处或区域法院,追收三千二百九十宗非本港居民在公立医院分娩后欠款个案,涉款接近一亿元,当中仅五百五十六宗成功追数,收回一千四百一十万元公帑。至於上年度走数个案达三百七十九宗,涉及欠款突破一千万元,创近五年新高。

11. 引刀一快 2015-06-29 09:51:25
hkhope1兄

其实毋须担忧太多,香港在中国之中有其特殊价值,人大释法已经为香港把关一次,否则依家香港有900万人都唔定(一笑),香港不止撕裂,而且好多人思想上都自相矛盾。・

若果解除BSD,即系楼市楼价开始为市民所接受(标准极难界定),到时可能有人买冇人抢。咁,钟意买咪买罗。